市场监管职能融合
“三局合一”后的业务融合和数据资源整合,避免“错位”“缺位”等问题,提高效率,实现集中化监管
事中事后监管
变事后被动监管处置为事中事后主动监管防控,及时识别和化解市场风险
转变市场监管模式
统筹技术要素、执法队伍等,统一流程、统一监控、统一服务,形成一体化监管调度,提升监管效率
市场信息整合:整合工商登记、质量安全监管、食品安全、竞争执法、消费维权、企业公示和涉企信息等数据资源。
数据资源治理:实现跨部门、跨业务市场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打破地域壁垒,以数据融合促进业务融合。
智慧化市场监管:将传统依靠人力地毯式检查发现违法行为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实现精准打击的信息化监管模式。
企业是市场主体监管对象,是实行工商监管、食药品监管、产品质量监管等各项监管活动核心考量主体。因此,企业监管是实现市场一体化监管、分析的基础依据。
企业画像:构建“一企一库”,通过构建企业各方面的信息特征标签体系,生成市场主体信用全景“画像”,把静态的数据变成鲜活的动态监测数据。
一体化监管:实现企业信息查询、企业信用评估与风险监管等应用,实现与“全国一张网”系统的全面互通。
智能派单抽查:基于大数据建立智能随机派单,随机抽查与重点检查结合,推进工作指派程序化、工作进度可监管、历史派单可追溯。
在传统市场监管机制下,对市场风险的感知能力、反映能力和应对能力不足,风险排除效率不高,影响市场秩序的维护。
风险智能预警:建立健全市场监督预警识别、发布、管理全流程管控制度,实现风险自动化识别和预警提示,提升市场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
市场监管一张图:对企业主体、特种设备、信用情况等要素信息进行展示,实现按照时间、区域分布、要素内容等多个维度进行信息展示和监管分析。
事中事后监管:变事后被动监管为事中事后主动监管,挖掘分析海量市场监管数据,提高监管针对性和监管成效。
整合分散在工商、食药监、质量技监等部门的监管、执法业务应用,研究各部门监管与应用需求,打造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周期,形成统一、集中化的日常监管能力体系,以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实现对企业监管、产品监管、质量监管,提升监管效率。
面向市场监督过程中常见的场景、问题以及最佳实践而组织的预置的市场监督应用以及为加速数据获取和流程处理而增加的数据填报和流程审批等能力,使得处于信息化发展不同阶段的组织都可以找到心仪的营销工具。
开箱即用:把市场监督过程中的各种能力内置在应用中,即刻可以配置并使用这些应用解决市场监督问题。
全面定制性:通过各种扩展和应用的配置能力为市场监督设计个性化的流程界面和交互响应。
数据和应用共享:利用数睿商超应用开放平台访问各种应用扩展组件能方便的实现与现有系统的集成,搜集更多的数据以及分享运维能力。
了解更多
“滨海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特点是把工商、食品和药品的市场监督管理责任合一,需要把过去的数据统一汇总起来,而且要能够搜索到相关信息,各个企业监管数据要实时展现实现市场监督一张图。”
覆盖完整的大数据生命周期的大数据平台,能够迅速将数据转换为业务价值。